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监察使巡视边疆,在边防重地停驻下来,中央要他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临时得 以全权支配,这即成为节度使。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代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任地方行政首长,则是更大毛病。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节录
材料二 行中书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行省划分采用“犬牙相入”法,人为地把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分割给若干个行省,不使某一大省区完全掌握整个形胜之地。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当,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的任务。为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遇事能够迅速作出决策。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地方行政则不如汉”的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可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经历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说明西汉中央集权加强。根据“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长官,这是一大缺点。而由军队首领来充任地方行政首长,则是更大毛病”,结合所学得出唐朝在地方设置总揽地方权力的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2)特点: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地域广阔;根据“行中书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得出权大而不专;根据“行省划分采用‘犬牙相入’法”得出采用“犬牙相入”法划分;根据“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得出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官府。作用:根据“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得出密切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所学,还可从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现代中国省制形成奠定基础等角度回答。
(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经历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后,中央集权加强。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总揽地方权力的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2)特点:行省地域广阔;权大而不专(或拥有大权,但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采用“犬牙相入”法划分;既是中央派出机构,又是地方最高官府。作用:密切中央与地方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分区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现代中国省制形成奠定基础。
相关试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作者是以下哪位?
【简答题】 运用系统的原理说明企业在进行物流
(单选题)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
(单选题)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在湖南省投保人身
(单选题)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程迁延、病情波动
情境一: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
(单选题)妇女妊娠三个月内患风疹最易导致:(
(单选题)再灌注时自由基引起蛋白质功能抑制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
香港回归20年来,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得益于我国
权利的贫困,很容易使人进入失败的循环,继续失
取环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
职业道德是所有人在任何时侯都应该遵循的道德规
下列有关《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说法不正
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在国外,公务员的任用权属大致分为( )A由国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
蚊虫幼虫期的长短与什么有关()
??特大暴雨来临时行车过程中需要注意()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