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6:45:43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l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竟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刹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l)材料一反映了古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清指出汉代丝绷之路的起止点,并说明其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偏《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被称为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是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撒你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引起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与发展。是积极向上的正确的政策,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作用,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追求东方财富,探寻东西方新航路。是带有侵略和掠夺性质的,有消极的一面。

(l)长安、大秦(或:欧洲)。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3)新航路开辟。(2分。或地理大发现)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引起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与发展。新航路开辟:追求东方财富,探寻东西方新航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