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在不断探索地方管理的有效措施。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在不断探索地方管理的有效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一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二所示秦朝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材料二 A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B刺史印

(2)材料二的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域都护府设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同天子弗(不)能禁止。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   ……(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生的高低贵贱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周朝地方管理制度有何弊端?西晋的哪一史实,说明了其消极影响深远?

(5)从春秋时期开始,我国地方管理制度出现了新变化,依据材料五,这种新变化有何特点?

答案解析

(1)分封制,   郡县制。 (2)推恩令,   刺史制度。            (3)标志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4)弊端:诸侯权力过大,实行世袭制(世代为官);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等;    史实:八王之乱。(5)春秋时期,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命;不再世袭,权力缩小。

(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一“西周主要封国形势图”所示西周的行政制度是分封制,西周初期,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实行分封制;根据“秦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所示秦朝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2)根据“公元前127年时……仅仅成为大地产。”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推恩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根据“刺史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刺史制度,西汉时期在地方设刺史,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3)根据材料三“西汉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4)第一小问,据材料四“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可归纳出诸侯权力过大,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等;根据材料五“……(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可归纳出实行世袭制(世代为官)。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央的直接管辖范围其实很有限,主要依靠各诸侯的力量来完成大规模的国家行动,一旦遭遇入侵各诸侯都有义务保卫王室。随着时间推移,血缘上的联系逐渐淡化,诸侯对中央的服从度也逐渐降低,而中央缺少足够的力量对此进行控制,国家的分裂、诸侯之间的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如:诸侯权力过大,实行世袭制(世代为官);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等任意一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手握重兵,又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为争夺中央政权,相互混战,出现了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5)据材料五“……(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可知,春秋时期,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命;不再世袭,权力缩小。这种新变化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巩固了中央政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