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进入2016年,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进入2016年,全国各地很多城市的街头,一夜之间出现了多处挂满衣服的“友善之墙”, 旁边写着“如果你需要,带走它”。在这面墙上,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随时将衣服取走。一面友善之墙,温暖了一座城。

材料二: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家,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1)请你对“友善之墙”行为进行评价。

(2)你在学校参加了哪些微公益活动?并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感受。

(3)请你就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案解析

(1)这是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这是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行为;等等。(2)①示例:参加了“一帮一”活动,帮助同学解答了一道难题。②感受:示例:我感受到了快乐,因为我收获了友谊。(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3)①学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等。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关注社会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的“友善之墙”,表明人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帮助和关爱等,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学会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