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遣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
材料三
1、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2.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概述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核心主张。
(2)材料三两则史料同属维新派的主张,就政治制度的建构而言,有何差异?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来推断差异原因。
(3)综合四则材料概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的过程。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需要结合材料去概括。由材料一中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以归纳出其核心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材料二中的“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遣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可知材料二的核心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由材料三中的“皆设议院”、“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等信息可以知道其核心主张是君主立宪。(2)差异:由前一材料中的“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可以知道它明确主张君主立宪,后一材料中“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可以看出根本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要是主张以君权变法,只是上书言事而已。原因: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是依靠皇帝的要求具体提出变法的建议和实施办法,所以在实践中,比维新派先前的主张倒退了,保守了。(3)材料一是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意识到了需要学习;材料二是从认识到努力要实践,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过程;材料三是学习西方的认识更进一步,开始涉及政治制度;材料四则是又认识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性,据此可以概括为: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从理论主张到付诸实践。
(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是君主立宪。(2)前一材料明确主张君主立宪,后一材料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只是上书言事而已;康有为依靠皇帝来变法。(3)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从理论主张到付诸实践。
相关试题
在计算计价工程量时,排水渠道(方沟)抹灰、勾
商业计划书的附件通常包括:()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石窟,开凿于北魏孝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预防并减少发育性髋关节脱
(单选题) 当搅拌槽内发生“打旋”现象时,将
15.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商业银行资本的核心功能是( )。A扩大业务
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318国道,是从
碳化塔取出喷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保育员应做到以下哪几点?
识读河势图,首先识读()、说明,弄清各种线型
企业的竞争对手包括( )
力法方程中,主系数(),副系数可为正、负或零
28岁初产妇,妊娠40周,规律宫缩12小时。
外网的重大内容发布需要()批准.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观众厅出口应符合(
违约风险暴露就是是客户违约时的债务()。
下面对结构或类中成员的访问中,不正确的访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