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道路任重道远。

(1)结合所学知识,“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省略的内容,列举这条道路中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

——摘自《邓小平文选》

(3)结合所学回答,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探索时期,我国“大跃进”遭遇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后,国内外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是哪一次会议?会议形成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或八一南昌起义)(3)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5)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1)依据材料一“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维新之路”,辛亥革命是“共和之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中的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探索时期,我国“大跃进”遭遇挫折的原因是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从此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可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