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6:36:4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已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感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同主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材料二“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得出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得出神学的束缚易打破;根据材料三“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得出儒学影响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三“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得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根据材料三“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得出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1)主张: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影响: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2)原因:神学的束缚易打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