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主、臣子、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两则材料的意思回答,材料三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材料四从天理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据第一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概括。第三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回答。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作者:董仲舒。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试题
关于CT值错误的是()答案?
中东(含西亚)地区拥有的优势资源是? 答案
【填空题】 HXD1电力机车牵引电机两端均采
(多选题)IRI是综合了()与()平整度测定
(多选题)国家局组织的行业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
(判断题)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在于
(单选题)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认为金融企业圈钱容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
培根指出:“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
【填空题】 高尔夫球运动起源于【】民间,当时
【判断题】 1997年7月1日后,《中华人民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数
关于运输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对象
按照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在个人总财富中,
下列属于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点有()。A资本成本
移动E管家短信彩信混合200套餐中内含彩信几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
匹配过头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
开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