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摘自中学历史教参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请列举一例张謇创办的近代民族企业,材料一体现了张謇怎样的救国主张?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区域上和行业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大生纱厂或垦牧公司、轮船公司(任写一个);实业救国(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者1912年-1919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推动。(任写一个)(3)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的民族工业比较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工业体系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可知,此内容体现了张謇实业救国的主张。(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或者1912年-1919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推动。(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的民族工业比较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没有形成工业体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