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某校八年级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民主法治伴我行”的演讲比赛,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八年级举办了一次主题为“民主法治伴我行”的演讲比赛,要求在演讲过程中叙述出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发展的历程,请你对这次演讲比赛内容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宪法奠基)

材料一 

(1)上图所示内容出自于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民主法治的初建)

材料二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

(2)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民主法治的发展)

材料三 

 

 

 

 

1980年8月,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说:“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让邓小平有感而发的背景是什么?

(4)假如你作为演讲者,请写下对未来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期待。

答案解析

(1)历史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历史地位:规定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政权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地位(2)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史意义: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背景: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治的破坏(4)期待:答案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治国

(1)依据材料的图片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图片所示内容出自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小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一个新型国家的政权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地位。(2)依据材料“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小问:“代表”参加的是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小问: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依据上述材料“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让邓小平有感而发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治的破坏。(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假如我作为演讲者,我对未来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期待是加强民主法治的建设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持以法治国,加强法制观念,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