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一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

(3)材料二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4)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5)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请列举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主要史实。

答案解析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业,从俭戒奢等(3)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藉。(4)曲辕犁  筒车(5)玄奘。   遣唐使;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1)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民族政策宽松,政治清明,对外交往频繁,故概括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根据材料《贞观政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贞观之治,结合材料“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和所学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可知,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奠定了基础。(4)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曲辕犁和筒车。(5)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是玄奘。第二小问,关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结合史实分析即可,如遣唐使;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