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放牧伟大复兴梦,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不懈努力,几多教调和启示,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富强之梦)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少数人的觉悟”是指什么事件?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梦)

材料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代史纲要》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文明之梦)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4)材料体现的是哪块运动?这场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复兴之梦)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5)结合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2)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 。(3)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4)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5)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依据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大概处于1840年左右,发生在此时期的军事失败指的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可以判断此时为1860年左右,而“少数人觉悟”“非学西洋不可”则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缺乏反帝反封的斗争勇气;把希望寄托在豪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失败,这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或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依据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5)作为青年学生,我认为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