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10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它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材料三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出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认为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分析不完全正确,你认为推动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4)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性质: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成果:北洋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3)原因:青年学生和舆论界的推动。决定因素:由于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发展。(4)爱国主义情感

(1)根据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伪说”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是指五四运动,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引发五四运动,“近因”是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根据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取得了的重要成果,是北洋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拒签在“巴黎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3)根据材料三“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是青年学生和舆论界的推动。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分析不完全正确;推动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的决定因素是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发展。(4)根据材料四“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爱国主义情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