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古代有关史书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从东汉末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古代有关史书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从东汉末年到两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北方人民不断南迁、中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的历史。请回答: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列传第十四》

材料三: 中国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对比表: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1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0

62.9%

6624296

37.1%

 

(1)材料一反映何时的江南?这个时期的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2)摘录材料二中概述北宋时期的江南在农业和手工业发面富庶发达的句子。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说说这个时期江南经济超越北方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时期:西汉以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北方;(2)农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手工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3)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材料三: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批的劳动力

(1)根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汉以前的江南,这个时期的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北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描写农业方面发展的句子是“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手工业方面富庶发达的句子是“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3)根据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可归纳出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根据材料三“中国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分布对比表”表格内容可归纳出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批的劳动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