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0:36:3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

题目描述

【题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材料一: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

(齐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古代一种大锄)。

 

 

(1)从上述材料所呈现的这些现象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材料二: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掉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提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仁政”道德标准;提出“舍生取义”的思想;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韩非: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倡导变法革新的思想。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

(4)从材料四中选取一个主张,谈谈对今天有什么借鉴?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所呈现的这些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获取的信息有农业上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2)根据材料二“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是实行集权统治;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派:儒家。观点: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史实:孔子提出“仁”,即“仁者爱人”;孟子提出“舍生取义”。(4)根据材料四,如庄子: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本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今天我们进行经济建设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农业上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2)①实行集权统治②任命官员(3)观点和史实对应即可得分;不对应不得分。示例:学派:儒家。观点: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史实:孔子提出“仁”,即“仁者爱人”;孟子提出“舍生取义”。(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