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0:22:34

阅读下列图文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试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2)材料二中“山无盗贼”和“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跟变法的哪些条款有关?试作简要评述。

(3)材料二中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

 

答案解析

(1)图一一车四马的战国战车的出现,说明秦国军事装备先进,战斗力强。图二秦人“尚武”,表明人民参战热情高。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秦军战斗力强,人民好战的原因在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奖励军功,调动了人民参战的热情。(2)“山无盗贼”,“民怯于私斗”说明社会治安良好,这应是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刑的结果。至于“民勇于公战”同样是奖励军功带来的影响,评述:应依据商鞅变法达到这些社会效果的手段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具体而言,这些条款的实行,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3)从整体而言,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基本正确。说明: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大起来,因此司马迁的评价符合客观实际。

(1)历史信息:秦军军备先进,战斗力强;人民参战热情高涨。原因:实行军功爵制度,奖励军功,调动了人民参战的热情。(2)①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的实行,形成“山无盗贼”,“民怯于私斗”的局面;奖励军功则导致“民勇于公战”。②评述:这些条款的实行,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3)基本正确。商鞅变法废除了旧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秦国逐步强大起来,司马迁的评价符合客观实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