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工具篇)

材料一 

(1)请你判断材料一图一、图二中的工具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用途?

(2)图三反映了何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从材料一中工具的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政策篇)

材料二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淮书》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汉初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水利篇)

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4)材料三叙述了一项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请你据材料三和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由此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技术篇)

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

(5)材料四告诉我们发展农业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6)综上所述,归纳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1)图一是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等、图二是骨耜,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2)铁质农具的出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了。(3)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秦的残暴统治和连年征战,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以德化民”,提倡节俭。(4)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5)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6)社会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等。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等;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是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2)根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的铁质农具的出现;从打制石器、到骨耜、再到铁质农具的出现,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了。(3)根据材料“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毛色纯一的驷马),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根据所学知识,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连年征战,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了西汉初年国家贫穷的状况;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以德化民”,提倡节俭,使得汉初的经济得以慢慢恢复。 (4)根据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对都江堰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5)根据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社会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国家政策的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