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7:06:3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题目描述

【题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材料三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影响近代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解析

(1)由材料“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或洋务运动的诱导);政府的鼓励;新的社会价值观形成(或重商思想的发展)。(2)第一小问“态势”,由图表得出:民族面粉业进一步发展(或出现短暂的春天)。第二小问“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或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概括出: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4)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国家政策、思想观念、资金、有识之士的努力和推动、社会环境、社会性质(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可)等。

(1)主要原因: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政府的鼓励;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2)态势: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内在动因: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特点:基础工业发展最为迅速。原因:实现了关税处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4)因素:国家政策、思想观念、技术、劳动力、市场和资金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