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中颁布了哪部土地法?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的怎样的调整?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解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任答两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4)实事求是;满足农民的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任答三点)。
(1)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过程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完成后,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村参加合作社,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3)根据材料“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可知,这种现象发生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农村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对农村政策调整必须实事求是;满足农民的利益;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相关试题
禁止无关人员查阅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
若有声明int a[ ][4]={1,2,3
171.测量婴幼儿体重时,应注意测量工具要(
(单选题)关于大气中的空气离子,下列说法正确
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
安全管理知识题库_安全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填
【标准答案】[单选] 14. 根据《中华人民
到21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A.中等发达国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
【单选题】 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的
【单选题】 存款货币一般指【】(学历考试,高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对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
宗法制度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轴流式压气机的两个主要部件是()
许多调查表明: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位教
上有天堂,下有余杭。余杭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
在有关工行商贸的谚语中,强调买东西要讨价还价
歌唱学习过程是有规律、呈阶梯式的进步过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