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改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与改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毛泽东曾评价过“一次变法:“……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1)材料一“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该事件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毛泽东评价的是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在当时有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日本的这次改革史称为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发展有何影响?
(4)这三次变革对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春秋时期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最先确立霸主地位。(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大化改新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例:坚持改革,与时俱进;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最先确立霸主地位。(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乃必徙木以立信者”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立木为信、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因此毛泽东评价的是商鞅变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效仿中国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管仲改革增强了齐国的国力、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变为封建社会,因此可得,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与时俱进。
相关试题
3297【习题】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
金字塔自下而上,事实或结论被综合成更高一层的
(多选题)市话通信网主要有几部分组成()。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
(判断题)统计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
【单选题】 【】具有传递速度较快、规范性强的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日本统治台湾
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步入近代社会)展板:
133、关于明细分类科目,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
1925年1月,中共在上海举行()。这次大会
以下关于线性组织结构模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间架有哪些要求?
建筑结构及其耐火程度,对火势的蔓延没有影响。
砂桩在松散砂土和软粘土中的作用有哪些?
混凝土钻孔机保养的方法有哪些?
初期的MRP没有考虑到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
片机上电后或复位后,工作寄存器R1是在(
以下水箱接管上不设阀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