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9:28

(李鸿章到底是怎样的人)

题目描述

【题目】(李鸿章到底是怎样的人)

材料一:无廉无耻,卖国固位,得罪天地祖宗。

——台湾人民抗战檄文,1895年

材料二:李鸿章的《碑文》中称他“性秉忠纯,器成远大”。

材料三:保守势力“对自强事业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的“误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不是卖国贼,李鸿章主观上并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知识受到当时环境和资深人士所制,在客观效果上,造成了国家利益的损失。

——陈旭麓《李鸿章:向中国近代史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

问题:

(1)若从史料分类看,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2)材料三中“自强事业”“保守势力”分别是指什么?

(3)四则材料对李鸿章评价分歧较大,原因何在?

(4)你赞成哪则材料的评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史料指的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题目给出的几则材料看,材料一是1895年台湾人民抗战檄文,属于原始史料;材料二是李鸿章的《碑文》,也属于原始史料;材料三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是后人对历史的叙述,不属于原始史料;材料四是陈旭麓《李鸿章:向中国近代史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也属于后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不属于原始史料,故材料一和材料二属于原始史料。(2)根据材料“保守势力‘对自强事业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的‘误国’”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首,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掀起洋务运动,因此材料中的“自强事业”指的是李鸿章参与和推动的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在当时遭到很多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因此材料中“保守势力”指的是反对洋务运动的势力。(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观点,因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立场、时代背景、政治利益、主观意识、目的和占有材料不一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他们对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也不一样。(4)根据题目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李鸿章,答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指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评价。在四则材料中材料四较全面地评价了李鸿章,从史学家的角度,充分结合占有的史料,从不同视角对李鸿章加以评价。如有其它合理的解释,言之成理也可。

(1)材料一和材料二。(2)“自强事业”主要是指李鸿章参与和推动的洋务运动;“保守势力”指反对洋务运动的势力(或顽固派)。(3)由于评价历史人物的主体所处的时代、视角、立场、目的和占有材料不一,导致他们对同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一样。其它言之成理也可。(4)材料四,理由:作者是史学家,能充分结合占有的史料,从不同视角对李鸿章加以评价。其它言之成理也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