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

题目描述

【题目】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开始,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宋朝政府实行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与外国商人优惠待遇...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其中派遣唐使居各国之首的是哪个国家?

(2)请用与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综合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有哪些对外贸易的港口?

答案解析

(1)是天竺(印度);是新罗(朝鲜);是日本。派遣唐使最多的是日本。(2)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特点:双向交流,对外开放。(3)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宋朝政府奖励通商的政策;海路的优势;宋代造船业发达,已装备指南针。机构:市舶司。港口:广州、泉州。

(1)根据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分别是①天竺,②新罗,③日本。根据所学知识,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中,派遣唐使最多的是日本。(2)根据所学知识,唐朝贞观初年,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传播唐文化。日本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唐学习中国文化。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 、对外开放。(3)根据材料“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开始,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可得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根据材料“……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可得出原因: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根据材料“宋朝政府实行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与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可得出原因宋朝政府奖励通商的政策;根据材料“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可得出海路的优势;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原因宋代造船业发达,已装备指南针。根据所学知识,北宋时期,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广州和泉州地理位置优越,成为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