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16:0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李贽

材料二  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他(孔子)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

(2)据材料二,康有为与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各是什么?

(3)有人说“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请结合孔子生活时代及其思想,谈谈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答案解析

(1)态度:根据“可谓至圣矣”得出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根据“孔夫子亦庸众人类”得出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2)根据“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得出康有为肯定了孔子的仁以及改革。 结合康有为维新派的身份可得出其目的是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根据“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得出伏尔泰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 结合伏尔泰启蒙思想家的身份可得出其目的是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评价的标准,一方面要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如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思想带有典型的时代性。另一方面要分析历史人物的保守性,如孔子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历代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因此要要全面、辩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

(1)态度: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2)康有为:评价:肯定了孔子的仁以及改革。 目的:托古改制,宣传维新变法。伏尔泰:评价: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   目的: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3)评价: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其思想带有典型的时代性。分析历史人物的保守性——孔子维护等级制度,成为历代君主维护统治的工具。结论: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