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8:17:14

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目描述

【题目】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9年)

(1)从材料一看,当时资产阶级要确立的是怎样的政体?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关于统治权力分工的规定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用一句话指出“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而开展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总统权”等信息可知,当时资产阶级要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联系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关于统治权力分工的规定分别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这一规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2)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所确立的民主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是指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如1982年修订宪法、1997年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于1999年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1)政体:民主共和制(或责任内阁制)。思想: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分权制衡(只写“三权分立”不得分)。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2)“基本的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增量”:1982年修订宪法;1997年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于1999年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