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央集权制度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

(1)秦朝统一后,为避免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2)宰相(或丞相、相国等)是古代中国辅助帝王的最高行政官员,相权过大就会严重威胁皇权。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在唐宋元明四朝尤为突出。明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国家建设。请以隋朝的相关史实佐证这一观念的正确性。

(4)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进步。清朝前期的哪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答案解析

(1)郡县制;颁布“推恩令”(2)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3)隋朝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4)文字狱

(1)由“秦始皇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汉武帝为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采取的效措施”,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加到40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由“明太祖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沿袭了1600余年的丞相制度在中国消失,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皇权的胜利告终。 (3)由“隋朝有效地组织生产活动和国家建设。” 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4)由“清朝前期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的措施”,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文字狱的措施;这一措施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