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创新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在政治制度方面多有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官制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结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
(2)“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制度建设上有何重大变化?
(3)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4)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为‘第二帝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方面回答政治结构的变化,可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方面回答选官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明清则为‘第三帝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废宰相、设内阁、设军机处方面回答“第三帝国”在中央政治制度建设上的重大变化。(3)根据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从郡县制方面回答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关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方面思考作答即可。(4)根据材料三“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可知是行省制。关于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省制的开端等方面思考作答。
(1)政治结构: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变化:废宰相,设内阁;设军机处。(3)制度:郡县制。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或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或以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4)行省制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相关试题
【单选题】 【】是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管理过程的
3275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基金监管的目标的是
(单选题)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下列诗句不能体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是
“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0世纪60年代,导致美苏争霸冲突最激烈的事
【单选题】 下列属甲亢高代谢综合征特征性表现
根生长潜力是目前评价苗木活力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数量关系)某工厂接了一批订单,要生产240
商誉的特征包括()。A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不能
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和四羊
①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一般有哪三个步骤?②电缆障
结账时,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栏内
患者,男,67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入院第
毒剂的种类很多,按毒害作用分为哪六类?
当提升机进入爬行阶段时,其爬行速度应为(
工业导火索和火雷管于()年被国家强制淘汰。
"一条船不能有二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
古典主义认为()是绘画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