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体现了当时我国都实行了什么外交政策?并归纳出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例有什么共同作用?,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的目的地是哪里?他的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是在什么时候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

答案解析

(1)对外开放或开放。 共同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友好往来。(2)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3)目的地:日本;历史意义: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4)元末明初;戚继光。

(1)外交政策:依据材料一中提及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材料二“加强与海外的联系”的信息可知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共同作用:依据材料和所学从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回答。(2)目的:依据材料三中日本遣唐使来华可知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依据所学日本遣唐使来华的意义从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以及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影响回答。(3)目的地:依据材料三鉴真东渡图片和所学可知目的地是日本;历史意义:依据所学鉴真东渡的影响从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等回答。(4)时间:依据所学可知倭寇骚扰我国是元末明初;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明朝时期的戚继光抗倭可知答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