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分析探究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具体包括的史实有哪些?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交融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4)依据材料,我国古代各民族的发展与交融,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答案解析

(1)会盟和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2)契丹族。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的发展。(3)元朝。回族。(4)处理民族关系,要本着开明、平等的态度。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但总的来说,以和平发展为主。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

(1)由材料“唐蕃会盟碑”“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可得出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主要是会盟和和亲。相关史实是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和唐蕃会盟。(2)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可见反映的是北宋和契丹族政权之间的盟约。公元1004年,宋辽大战再次爆发,宋军取胜后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故材料反映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融合,双方互市。(3)由材料“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实际反映了蒙古族建立元朝。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族、蒙古族、和汉族等民族融合,形成的新民族叫回族。(4)从唐蕃关系的处理来看,处理民族关系,要本着开明、平等的态度。从“澶渊之盟”维持宋辽百年相对和平来看,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但总的来说,以和平发展为主。从中华文明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从元朝出现新民族来看,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融与发展的过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