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展开了不懈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展开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兵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选自部编版八上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材料二中《南京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后签订的?这一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丧失哪些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香港被割让出去以后,又是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的?怎么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答案解析

(1)英勇抵抗的精神;具有反侵略性质。(2)鸦片战争;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史开始。(3)1997年7月1日;开放性题目,坚持改革开放。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驻兵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恩格斯赞扬了“驻防旗兵”的英勇抵抗的精神;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可知,恩格斯认为中国军队进行的抵抗具有反侵略性质。(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在该条约中,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了破坏;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史开始。(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坚持改革开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