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9:01:42

“其理之用(外在表现)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

题目描述

【题目】“其理之用(外在表现)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这说明朱熹主张

A. 万物之理都是礼的表现

B. 在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C. 儒家的伦理具有普遍性

D. 礼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答案解析

从题干中的“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可知朱熹主张在生活中处处有“理”,“理”的存在具有普遍性,C正确。A项表述错误,不是“礼”的体现,排除。材料的主旨是说“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没有说“体悟理”,B错误。在朱熹看来“理”才是万物的本源,“礼”只是“理”的表现,D错误。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