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中小学校周围不得设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检查发现,我国4000万未成年人网民中,“网瘾少年”约占10%,不良网络游戏是导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一些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甚至诱发犯罪。

结合《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知识请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4分)

(2)材料二中的划线部分反映了哪种保护的缺失?对未成年人实施此保护的目的是什么?(4分)

(3)若材料二中的保护存在,是否意味着就能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如不能,请补充完整。(4分)

 

答案解析

(1)①未成年人年龄小,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权利更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侵害;(2分);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年人提供特殊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2分)(2)社会保护(2分)。目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2分)(3)不能(1分)。还需要加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3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简单试题,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1)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可以从未成年人自身特点、国家两个角度回答;(2)“网吧”是社会范围,“接纳未成年人”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社会保护的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等场所。所以属于社会保护;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目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的正当权益;(3)首先,回答问题“不能”,理由也是在需补充的内容,从国家为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设置四道防线,还有其他三个: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从个人角度,还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