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2:28:57

近代以来中加人对美国形象的认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加人对美国形象的认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在奏折中就谈到美国民主制度,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三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了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摘编于《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1)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

(2)分析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

(3)上述材料反映出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偏差:根据“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得出美元首是拈阄轮充(抽签产生)。(2)根据“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美是反法西斯联盟,有共同的敌人,美国形象是正面的。结合所学,1963年是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处于敌视状态,所以“美国变成了头号敌人”;1972年以后中美关系正常,所以“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悄然改变”。(3)结合所学,可从国家利益、国际环境、意识形态和对美国了解程度的差异等角度分析回答。

(1)偏差:美元首是拈阄轮充(抽签产生)(2)抗战时期,中美是反法西斯联盟,有共同的敌人。1963年,冷战时期,两国处于敌视状态;1972年以后中美关系正常。(3)国家利益;国际环境;意识形态;对美国了解程度的差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