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而保守有余,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以天朝大国乃世界之中心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居高临下地处处加以提防。清朝最初实行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22年(1757年)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荼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堂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一费正清《创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材料三:阅读下表中的信息,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

开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

 

 

注:厦门、漳州、泉州均属于福建省。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市场开放,权利与义务平衡,是世界贸易组织(WT0)的基本原则。WT0倡导成员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依其自身的经济状况及竞争力,通过谈判不断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市场,实行贸易自由化《訂〇成员要履行WTO的义务,如遵守WT0的基本规则,履行承诺的减让义务,确保贸 易政策法规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与此同时,WT0成员也享受一系列WTO赋予的权利。

(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

(4)材料四节选了wto的规则,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为了适应市场开放规则,在加入wo前作出了哪些努力?

 

答案解析

(1)原因.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影响: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态度: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体现:洋务运动(答具体措施也可)。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或太平天国运动)(3)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S。(4)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1)根据材料一“清初,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而保守有余,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以天朝大国乃世界之中心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居高临下地处处加以提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根据材料二“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是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他们在实践中是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3)根据材料三,1980年    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因此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是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4)根据材料四节选了WTO的规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为了适应市场开放规则,在加入WTO前作出的努力,是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