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材料二 关于李冰治水,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史记·河渠书》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材料二 关于李冰治水,历史文献记载很少《史记·河渠书》记到“蜀守冰,凿离堆,进沣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有余利用灌溉,百姓按修其利……"这项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的建造者,连姓也没有,直到班固著《汉书》,才在“冰"字前加上李。后来,(华阳国志)盛赞李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都江堰的修筑于何时?有何功能?(2)根据材料,确定李冰是都江堰的主要修筑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3)综合以上探究,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战国时期;防洪灌溉。(2)图二的考古发现;要充分重视实物史料的作用。(3)考古发现;文献记载。
⑴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战国时期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⑵根据材料的“直到班固著《汉书》,才在“冰"字前加上李”内容以及图二的文字介绍可知,确定李冰是都江堰的主要修筑者的关键因素是图二的考古发现和史书的记载。可见要充分重视实物史料的作用。⑶综合以上探究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文献记载了解历史,务必追求历史的真实性。所以答案是:(1)战国时期;防洪灌溉。(2)图二的考古发现;要充分重视实物史料的作用。(3)考古发现;文献记载。
相关试题
“四个维度”加强融合:文化产业与()的融合,
66 婴幼儿胃管插入深度为:A.40~50c
91.大扫除除了每日小扫除的工作内容以外,还
(判断题)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是以溴化锂溶液
(单选题)Windows98操作系统是用来(
【填空题】 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学历考
【填空题】 网管及支撑系统数据采集,要求数据
微电影广告与广告微电影是相同的概念。()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答案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
根据图例和数字表回答下题:数字表中第6列次数
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和其他生
丝网印刷的刮墨刀不适于由()材料制成。
在印刷品上形成的墨膜厚度不同,对光线的反射率
某公路山岭隧道,长度为2000m ,该隧道分
()年,()先生的《()》的出版,标志着现代
只要将煤气加热到着火点以上的温度就可达到完全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仪器设备包括()。
含糊性是指不同的解释或意义被用来衡量、描述、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