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05: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秦始皇时代,中国吴地曾有兄弟二人渡海到日本,把蚕和丝绸生产技术传给当地人。…在南北朝时期,日本统治者曾到中国的浙江等地招募丝绸生产技工,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日本…东罗马时代,随着中国不断榆入,欧洲人也逐渐引进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大约公元六世纪,非洲一些地方在输入中国丝绸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和引进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

——摘自黄赞雄《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技术的外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国丝织技术外传的特点。

材料二:18世下半叶和19世纪初,英国企图垄断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曾颁布禁止熟练工人移民和机器出口的禁令。但新技术是封不住的,一些先进机器经特许或走私出口到其他国家。1825年,英国取消了机器出口的禁令,机器产品在英国出口商品中日渐占据重要地位。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靠榆入英国的技术装备进行的。

——据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英国“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分析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的原因。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积极意义。

 

答案解析

(1)本小题考查中国的丝织业的发展和传播。考查分析材料和从材料中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的特点主要从对外传播的方式、地域和持续性等方面分析。从材料“在秦始皇时代,中国吴地曾有兄弟二人渡海到日本,把蚕和丝绸生产技术传给当地人。…在南北朝时期,日本统治者曾到中国的浙江等地招募丝绸生产技工,把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日本”得出:方式为政府支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持续性为技术传播与经济交流相伴随;从材料“欧洲人……非洲一些地方在输入中国丝绸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和引进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看出传播范围广。(2)技术发明:本小问是要求回答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根据所学列举两项发明即可。原因:通过通读材料可以从技术封锁效果不好、欧洲各国的需要、出口仍可获利,还可联系当时的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来分析总结。(3)本题的意义材料给的总结较少,还要联系所学内容从促进世界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等角度分析。从材料“机器产品在英国出口商品中日渐占据重要地位。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在相当程度上是靠榆入英国的技术装备进行的。”可以得出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奠定了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带动了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联系所学内容从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加强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1)特点:政府支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技术传播与经济交流相伴随;技术持续外传;传播范围广。(2)技术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蒸汽机车等。原因:技术外传屡禁不止;机器出口有利可图;英国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欧美各国市场对机器的旺盛需求;摆脱1825年经济危机的需要;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3)积极意义: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奠定了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加强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