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发源地

文明名称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①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其文明标志之一

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②》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③”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古代中国文明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④,中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回答,拜占庭文化有哪些文化因素?

材料三  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材料三中“政治改革”是指什么?它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  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等四点主张。而此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则发表“文明冲突”的谬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答案解析

(1)①尼罗河;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甲骨文。(2)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3)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使日本从奴隶社会步人封建社会)。(4)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①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④我国商代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2)依据材料信息“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可知,拜占庭文化有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646年日本仿唐制进行的大化改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4)开放性题目,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