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教育的发展及变迁反映了政治及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汉)由地方即郡国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太,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凡属政府成员,皆需太出身,或是由太生服务地方政府为吏之双重资格为出身。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每一成员,既通经术,亦称文,又擅吏事,汉人谓之“通经致用”。
材料二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逐步改用国体文,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改革,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也全部采用白话文。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材料三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现在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西汉太教育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所知识指出其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白话文的首倡者及其代表作。
指出推动教科书文体改革的根本因素及其客观作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是如何论述教育的力量的?其理由何在?举例说明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由地方学……申送……太学”、“……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宫廷充朝廷侍卫,乙等回本乡做吏……”,可以从太学生源、学业结束后的不同去向等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一“此等人,皆经政府之教育与选择。……汉人谓之“通经致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培养人才和维系专制统治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出西汉太学设立的作用即可。(2)第一小问作者及代表作,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第二小问根本因素,根据材料二的关键词“1920年”“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故此小问不难作答。第三小问客观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进行作答即可。(3)第一小问教育的力量,根据材料三“……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不难做出回答。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三“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作答。第三小问具体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从1977年恢复高考、1983年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提出、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1)特点:地方推荐;按等定职;目的:培养通经致用的人才,维护专制统治;影响:儒教育的官方化。(2)首倡者和代表作:胡适,《文改良刍议》;推动:新文化运动(文革命);影响:思想启蒙。(3)论述:人才优势和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目标的根本保障。理由: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知识分子的数量。措施:恢复高考;“科教兴国战略”等
相关试题
313、()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多选题)国家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办法是()
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深受危亡时,一切有
“在这次大会上刘方平作为法律学者为新中国的第
【单选题】 2009年,政治风险服务集团【P
2018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5个扶贫日,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宝贵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提供电信服务。
七年级刘鹏同学每次数学考试都不及格。妈妈要求
[单选] 患者,男,脑血栓,处于熟睡状态,不
相对,离散。关键词。
材料2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的
转化器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
已知6分钟内翼尖方位改变了15°,耗油率8.
S700K中K代表().
加快井巷工程关键路线施工速度的主要措施包括(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
对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进行调查
捆枕
净[注册]吨位是指总注册吨位减去机舱、船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