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
题目描述
【题目】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注:不会去享受);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三
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
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四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黄宗羲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董仲舒思想的共同点。指出董仲舒重教化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三中朱熹提出什么观点?
(3)材料四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战后“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维护思想统治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一“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得出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第二小问观点,据材料二“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结合时代背景得出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3)第一小问继承,据材料三“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得出用廉耻约束自己行为,道德修养应与家国天下相联系;第二小问发展,据材料三“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和“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得出把学术研究、道德修养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1)共同点:认为好义与欲利是人的天性;主张重义轻利;重道德教化。目的:提高民众思想素养,用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的统一与稳定。(2)问题:社会动荡;道德沦丧(伦理崩坏)。观点:重建道德秩序;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3)继承: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用廉耻约束自己行为);道德修养应与家国天下相联系。发展:把学术研究、道德修养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果统一起来。
相关试题
3444下列物质中,哪些是油脂天然抗氧化剂(
每一种职业都是()的统一体。 ? 答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
【单选题】 办理变径时,如原票价低于变径后的
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已成为全国重塑
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
5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运输需求的特征有()和时空特定性等.A派生性
王先生一家原计划暑期赴南方某地度假,但由于该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于保险的说法,正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
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普遍高于社会救助项目。(
国内黄金ETF在2013年密集上市,主要投资
完全竟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
小麦是耐寒且喜水的作物。
全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还本付息对现金流的
文物出境的指定口岸有
()对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构造简
在投资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属于静态评
碱中毒患者易出现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