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自古以来,执政者都注重采取措施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自古以来,执政者都注重采取措施巩固统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完善制度)

材料一  (图)

(1)材料一中,人物①通过完善哪项制度来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人物②采取什么办法削弱相权?人物③统治时期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哪一机构?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络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是明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这一机构的设置对当时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五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六  下表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40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施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695

 

 

(3)材料四、五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出现材料六所描述的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七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在内容和文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考生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

材料八  输林院学士徐骏作诗说:“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朝统治者捕风捉影,认为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即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结果徐骏被杀头。

(4)材料七提到的“呆板固定的格式”指的是什么?材料八这类事件在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创新科技)

材料九  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

(5)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九所述“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至少两例)

 

答案解析

(1)三省六部制;分化事权;中书省。(2)明太祖;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4)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5)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

(1)材料一的第一幅图是唐太宗,他通过三省六部制来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以及决策的程序;而图片二的宋太祖为了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分化事权;图片三是元世祖,元世祖时期负责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中书省。(2)根据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采取这一措施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材料三“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3)根据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五“苏湖熟,天下足。”可知,材料四、五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根据材料六表格数据可知,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4)根据题目材料“科举制度在内容和文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考生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指的是八股文;由材料八“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结果徐骏被杀头” 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朝实行文字狱,这样的做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垂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5)根据题目材料九“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充分说明“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