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15:06:36

推进生态建设。

题目描述

【题目】推进生态建设。

材料一:老子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孔子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仁爱态度,表明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吕氏春秋》批判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行为,认为是短视之举;等等。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保护自然的国家管理制度,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从而保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源远流长。

材料二:几百年来,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气候变化、酸雨蔓延、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中所呈现的环境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一对我们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面对材料二中的问题,中国对国际社会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答案解析

第一小问考查的是共筑生命家园。材料一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可以看出治国理念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或生态文明建设或绿色发展。从材料一“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保护自然的国家管理制度,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从而保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源远流长”这句话,可以归纳出我国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保护环境的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第二小问考查的是正视发展挑战,环境问题的影响。结合材料二,从对生态环境、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环境问题的消极影响。第三小问考查的是共筑生命家园。答案要结合材料一,从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举例,从思想和行为上分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护自然等方面写出具体的方法。第四小问考查的是谋求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二中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行动,共担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主张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理念: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启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保护环境的思想。(2)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3)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不伤害野生动植物;尊重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积极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