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上我国战国时代的秦国,地处西部,由偏僻弱国,通过变法一跃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我国战国时代的秦国,地处西部,由偏僻弱国,通过变法一跃成为诸侯七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地处西陲,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土地 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赋税沉重,农耕技术十分落后。政治大权都落在奴隶 主贵族手中,国君的废立往往都由他们决定。在乡邑管理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乡邑为奴隶主贵族所掌控,形成割据势力。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仍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受中原各国鄙视,被称为 “夷狄之邦” ,还经常被魏国侵扰,而且不能参加中原会盟。

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当时秦国的社会状况。

(2)请你推测落后的秦国在战争残酷的战国如果不变法可能面临的结局及针对秦国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策略。

(3)从材料二能看出变法后的秦国结果怎样。以史为诫,结合秦国的变法内容谈谈对当前我们国家的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 落后、经常受到其他诸侯的侵扰 ;地处西锤,农耕技术落后,土地兼并严重。(2)结局:挨打;被兼并。策略:改革,变法图强。(3)结果:秦国从此强盛起来,变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示:要坚持改革,关注民生,加强国防建设

(1)结合材料一中“地处西陲”“经济发展落后”“国君的废立往往都由他们决定”“受中原各国鄙视”“还经常被魏国侵扰”可知,材料中的秦国落后、经常受到其他诸侯的侵扰;地处西锤,农耕技术落后,土地兼并严重,国君的权力得不到保障,故答案是:落后、经常受到其他诸侯的侵扰;地处西锤,农耕技术落后,土地兼并严重(2)结合材料一对秦国的处境的描述可以预测到秦国面临被动挨打甚至被“吃掉”的结局,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改革。故答案是:结局:挨打,被兼并;策略:改革,变法图强。(3)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变法促进了社会发展,关注民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奖励军功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要坚持改革,关注民生,加强国防建设。故答案为结果:秦国从此强盛起来,变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示:要坚持改革,关注民生,加强国防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