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4:01:43

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历史上不乏正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题目描述

【题目】合作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主题。历史上不乏正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典型事例,也有不正当合作,互相仇视敌对的不争事实。

(再认历史上的不正当合作)

材料一

(1)材料一世界形势图的图一,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备战,大战一触即发,该大战开始的标志是?确立的战后世界格局是?图二所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局势所产生的影响。

(对比事件感悟合作与对抗)

材料二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2)材料二中的“联盟”指的是?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归纳“联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東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過制政策之父》

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

——(美)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

(3)材料三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杜鲁门“对苏强硬”政策的出台产生的影响是?

(解读史实体验合作的魅力)

材料四  历史学习卡片

(4)根据材料四“历史学习卡片”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的国际组织名称。材料四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联系现实构建合作的世界)

材料五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主席习近平曾60多次谈“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的典型代表。

(材料感悟避免不利因素)

材料六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6)材料六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7)从材料六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答案解析

(1)据“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一战,一战开始的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1914年7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一战后,通过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根据“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两极格局形成。(2)根据材料二“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联盟”指的是反法西斯同盟。根据“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盟”的建立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胜利。(3)据材料“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東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可知,材料中的“战争财刚刚开始”指的是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根据“杜鲁门的‘对苏强硬’政策分裂了罗斯福建立的联盟。……斯大林也绝不想与西方和平相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对苏强硬”政策的出台即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4)仔细观察材料四“历史学习卡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联合国、B是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由图可以看出,两极格局结束后,出现了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中国、印度、欧盟、日本、俄罗斯多极并存的局面。因此材料四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决定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因此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的典型代表有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等。(6)据材料六“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可知,材料四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7)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1)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两极格局形成。(2)反法西斯同盟;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胜利。(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4)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多极化;经济实力(5)世界贸易组织(6)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7)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