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后面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 1601 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4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共同目的的解答,需结合材料,从救济对象、维护统治和社会稳定方面思考。相同点从政府作用、机构设置、法律保障等角度思考。不同点从中英两国的国情角度思考。(2)将“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转换为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就很容易作答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政府把人民的生存状况纳入政府职能,可以得出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依据所学“福利国家”的含义,可以得出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依据所学知识,“福利国家”涉及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领域,可以得出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4分)(三分之二)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6分)(四分之三)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分)(三分之二)
相关试题
3334《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指出,网络扶贫五
普通话声调调值最高的是?() [单选题] *
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有序参
在国庆65周年之际,某网友发起“我和国旗合个
新闻: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展望未来,
下列因素中不会导致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妥协的是(
以下生物鉴定设备具有最低误报率的是( ) [
【单选题】 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医卫
【单选题】 若焦炭塔电动进料阀不能遥控动作,
贷款风险分类是计提和评估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基础
朱某是某单位的核心涉密人员,2006年8月2
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约占()由于面
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
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
我围观行的IPO监管制度是()。
对于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我国规定的安
超声检查显示肝内有单个或数个异常回声团,回声
下列哪项不属于天然气泄漏事故特点( )
《周易》又被称为“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