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17:53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麦考莱认为,在17世纪开启之际,王权事实上占据着决定性的主宰地位;17世纪结束之际……国王拥有立法权,不过他绝无胆量运用这一特权。国王有权任命大臣,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国王有宣战权,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

——摘自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三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麦考莱所认识的英国王权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光荣革命后造成英国“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及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什么。

(3)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答案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17世纪结束之际”、“不过下院的一通演说就可以随时迫使国王放弃任命……不过若没有议会的支持,战争恐怕一天都维持不下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来源的变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方面指出原因。(2)法律保障: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是造成“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法律保障。主要内容:结合《权利法案》的内容相关所学进行概括说明即可。动力和保障: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所学可知,助推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表现:依据材料二中“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信息可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和风险大等方面概括其表现。抗争与探索:依据问题中“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和1847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等方面简述抗争与探索。

(1)原因: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的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法律保障:《权利法案》。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动力和保障: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表现: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抗争与思索: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