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因抗战从危亡中崛起,从危亡中复兴,其中的

题目描述

【题目】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因抗战从危亡中崛起,从危亡中复兴,其中的历史情怀和历史记忆,可以说覆盖了整个20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史观的改变,而这改变发生的进程是“民间倡议一官方回应”,有学者多年前就发出过相关呼吁。

——2017—01—11新京报《“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

材料二: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阅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1935年)

材料三: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土报》(1937年11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时间。

(2)材料二中的“亡国灭种大祸”指当时面临的哪一问题?对此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和领导北平学生进行爱国斗争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是关于哪一抗战史实的报道。该战斗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分别列举一个抗战相持阶段两大战场振奋人心的著名战例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答案解析

(1)史观的改变;1931—1945年。(2)华北危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二九运动。(3)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4)实行全民族抗战。

(1)由材料一“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史观的改变”可知,“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是史观的改变。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四年抗战”指的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2)材料二中的“亡国灭种大祸”指当时面临的华北危机。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此我党提出的政治主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进行爱国斗争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3)由材料三可知,这是对淞沪会战的报道。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面战场的战例有第三次长沙会战,敌后战场的战例有1940年的百团大战。(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