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1)材料中的制度发生什么变化导致“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天下为家”是从哪一个朝代开始的?

材料二  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的诸候都是一个区域世袭的统治者兼土地主人,他们对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但在王室的声威逐渐降低后,诸侯们往往各自为政.所以王室的地位虽然崇高,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周天子不过是部族联盟的盟主而已。

——李定一《中华史纲》

(2)材料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该制度的局限性。

材料三  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他扫荡了战国群雄,使他的后继者们能较容易地重建一个持久的中华帝国。后颁布敕令,全国的法律、铸币、度量衡、书写字体甚至还有车轴的长度都必须相同,以实现统一。

——(美)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3)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一个新的君主政体”指的是什么制度?他用来“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诏令,准许诸侯王将土地平均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当然汉武帝最值得称道的新政,便是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典籍因此大为走俏,最终统一了思想。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秦汉史》

(4)材料中汉武帝颁布的“诏令”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古代统治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权力?

 

答案解析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2)制度:分封制;局限性:分封制分散了中央的权力,很容易造成格局混战的状态。分封的诸侯,经济大权是独立的,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嬴政(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4)“推恩令”;从强化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导致“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家”。 启是夏朝的第二代国王,“天下为家”是从夏朝开始的。(2)依据材料二的“在这一制度下,所有的诸候都是一个区域世袭的统治者兼土地主人,他们对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可知材料二中“这一制度”指的是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亲属和功臣分封为诸侯,诸侯周天子有朝觐、纳贡与出兵助征的义务。依据材料二的“但在王室的声威逐渐降低后,诸侯们往往各自为政.所以王室的地位虽然崇高,但实力并不特别强大,周天子不过是部族联盟的盟主而已。”可以概括出分封制的局限性是:分封制分散了中央的权力,很容易造成格局混战的状态。分封的诸侯,经济大权是独立的,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依据材料三的“他宣布自己是一个新的君主政体的‘第一个皇帝’,建立由他任命的人来管理地方的制度。”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嬴政(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因此“一个新的君主政体”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地位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他用来“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4)依据材料四的“汉武帝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于公元前127年颁布诏令,准许诸侯王将土地平均分封给所有的儿子,这样一来,诸侯王国越分越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汉武帝颁布的“诏令”指的是“推恩令”。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综合题干四则材料,可以归纳出古代统治者主要从强化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加强中央权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