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在改革中不断前行,改革充满了智慧与艰辛。根据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在改革中不断前行,改革充满了智慧与艰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违法犯罪的人)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同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宗室贵戚多怨望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大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有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三  张元济写诗赞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使秦民“勇于公战”和“怯于私斗”的原因。商鞅为什么被判以“车裂”之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基本观点。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改革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奖励军功或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与田宅;法律严酷;损害了贵族的利益或废除旧贵族的特权(2)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或师夷长技; 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或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阶级为促进社会发展进行的变革。(1)此问考查的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一分析,之所以“怯于私斗”,是因为秦实行连坐、告奸,刑罚严酷,之所以“勇于公战”,是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商鞅变法,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才会被诬告谋反,处以车裂。(2)此问考查的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二,李鸿章只主张学习“军器、铁路、电信以及其他器械和西方最长之物”,也就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其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为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的局限。(3)此问考查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三分析,结合课本所学,“康梁”是指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光绪帝重用维新派,发布一系列变法令,其中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