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5年重庆卷)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2015年重庆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  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地方: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或者小岗村)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 (2)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3)2013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 意思相近即可。)(4)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既要搞好改革,又要搞好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等。( 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阅读分析能力。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或者小岗村),他们在最早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看,我国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由此可知,它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二,我们可知,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相互经历了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过程。从“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这一句话可以看出。(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三中的2013年,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相似。由此,我们可知“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2013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4)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并且不断深化,并且形成促进生产力的合力,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由此,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既要搞好改革,又要搞好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