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4:23:01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根源是什么?产生什么影响?举例说明政府为解决此种现象采取的措施。(举一例)

 

答案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生产方式,根据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可知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第二小问时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第三小问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从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等方面考虑。第四问特点,从材料一种描述和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特点。(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土地兼并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允许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带来的影响是影响财政收入、社会矛盾激化、危及封建统治;为缓解土地兼并的现象,封建政府一般实行均田制。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确立;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土地兼并;土地私有;社会矛盾激化、危及封建统治; 唐:均田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