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

题目描述

【题目】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9年5月1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日本新天皇德仁,对其即位表示贺。习近平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双方应该携手努力,共促和平发展,共创两国关系美好来来。

材料二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氏进行交易。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历史》七年级下册

(1)请列举一个史实证明中日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此次远航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了哪里?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外开放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答案解析

(1)鉴真东渡。(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发展海外贸易。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3)闭关锁国政策;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历史的发展进程。(4)对外开放有利国际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文明发展进步。

(1)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此次远航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货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发展海外贸易。这次壮举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依据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分析可知,材料三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历史的发展进程。(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对外开放有利国际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家繁荣富强,文明发展进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